易象论
易象论封面图

易象论

侯敏,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

书籍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易》之象,分五章内容探讨了《周易》中无往而不适的象、易象的文化功用等,努力建立起一套关于《周易》的象征表现及意象思维方式问题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作者介绍:

侯敏,女,1970年生。文学博士,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发表论文《田园诗人的文化心理阐释》、《哲学著作中的伦理色彩——的男女观念》、《上博竹书与诗教传统》等1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象以尽意——无往而不适的易象 第一节 立象尽意:《周易》的表意特征 第二节 观物取象:《周易》的取象方式 第三节 简易、变易、不易:易象特征第二章 言以明象——言象互动的易象体系 第一节 卦名与卦象 第二节 卦爻辞与卦爻象 第三节 《象传》与卦爻象第三章 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第一节 言、象与意 第二节 《周易》的意象思维 第三节 言意之辩——“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第四节 《周易》及其象征第四章 兴象——《易》之象与《诗》之兴的比较

绪论第一章 象以尽意——无往而不适的易象 第一节 立象尽意:《周易》的表意特征 第二节 观物取象:《周易》的取象方式 第三节 简易、变易、不易:易象特征第二章 言以明象——言象互动的易象体系 第一节 卦名与卦象 第二节 卦爻辞与卦爻象 第三节 《象传》与卦爻象第三章 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第一节 言、象与意 第二节 《周易》的意象思维 第三节 言意之辩——“立象尽意”的哲学依据 第四节 《周易》及其象征第四章 兴象——《易》之象与《诗》之兴的比较 第一节 兴与象的具象系统 第二节 兴与象的象征意蕴 第三节 《易》之象《诗》之兴之相异第五章 道与器——易象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形而上者谓之道:观象知理 第二节 形而下者谓之器——制器尚象结语后记

内容摘要:

《易》为五经之首,在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它或者被当作占筮之书,或者被当作古奥的哲学著作。文学地、艺术地对待《周易》,则是《周易》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易象论》从《周易》的文本入手,分析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象征蕴涵,沿着观物取象的思想脉络,通过探讨立象尽意的表现形式,从思想分析范畴 过渡到文学艺术领域,把《易》之象与《诗》之兴联系起来,探寻古典意象思维的形成过程,在思想与文学的交叉地带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景观。

编辑推荐:


《易》为五经之首,在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它或者被当作占筮之书,或者被当作古奥的哲学著作。文学地、艺术地对待《周易》,则是《周易》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易象论》从《周易》的文本入手,分析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象征蕴涵,沿着观物取象的思想脉络,通过探讨立象尽意的表现形式,从思想分析范畴 过渡到文学艺术领域,把《易》之象与《诗》之兴联系起来,探寻古典意象思维的形成过程,在思想与文学的交叉地带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景观。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易象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1101797
《易象论》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易象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1.5 的主题关于 周易-研究 ,象数之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