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
梦里不知身是客封面图

梦里不知身是客

冯延巳, 等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15.0

书籍简介:

我们目前所能读到的南唐词,仅存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父子和宰相冯延三家。此三家的词风均含有一种人生来去无端的忧愁和伤感,具体细腻地表达了人类常有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这正是南唐词的审美价值之所在。本书于简明扼要的注释之外,特于每首词后收录历代评家之点评,极具阅读和欣赏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

冯延巳词

鹊踏枝(梅落繁枝干万片)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鹊踏枝(秋入蛮焦风半裂)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采桑子(中庭雨过春将尽)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

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

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采桑子(昭阳记得神仙侣)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敞)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酒泉子(庭下花飞)

酒泉子(云散更深)

酒泉子(庭树霜凋)

酒泉子(芳草长川)

酒泉子(春色融融)

酒泉子(深院空帏)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临江仙(南园池馆花如雪)

清平乐(深冬寒月)

清平乐(雨晴烟晚)

清平乐(西园春早)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

应天长(兰舟一宿还归去)

谒金门(圣明世)

谒金门(杨柳陌)

谒金门(风乍起)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

虞美人(春山淡淡横秋水)

春光好(雾蒙蒙)

舞春风(严妆才罢怨春风)

归国遥(何处笛)

归国遥(春艳艳)

归国遥(寒水碧)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南乡子(玉枕拥孤衾)

长命女(春目宴)

喜迁莺(宿莺啼)

芳草渡(梧桐落)

更漏子(金剪刀)

更漏子(秋水平)

更漏子(风带寒)

更漏子(雁孤飞)

更漏子(夜初长)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抛球乐(梅落新春入后庭)

抛球乐(年少王孙有俊才)

抛球乐(霜积秋山万树红)

抛球乐(莫厌登高白玉杯)

抛球乐(尽日登高兴未残)

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

鹤冲天(晓月坠)

醉桃源(南园春半踏青时)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云去)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

三台令(春色)

三台令(明月)

三台令(南浦)

点绛唇(荫绿围红)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贺圣朝(金丝帐暖牙床稳)

忆仙姿(尘拂玉台鸾镜)

忆秦娥(风淅淅)

忆江南(去岁迎春楼上月)

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

思越人(酒醒情怀恶)

长相思(红满枝)

莫思归(花满名园酒满觞)

金错刀(日融融)

金错刀(双玉斗)

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

寿山曲(铜壶滴漏初尽)

李璟词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一斛珠(晓妆初过)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望江南(多少恨)

望江南(多少泪)

清平乐(别来春半)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喜迁莺(晓月坠)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长相思(云一绢)

捣练子令(深院静)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望江梅(闲梦远)

望江梅(闲梦远)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阮郎归(东风吹水目衔山)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渔父(浪花有意干重雪)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捣练子令(云鬓乱)

前言

唐末宋初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十分混乱的时期。在大约七十年时间里,依次出现了五个自命大统的王朝和十余个据地为王的地方势力,史称五代十国。地处江淮一隅的南唐,由于实行息兵安民的国策,社会环境相对和平安定,从而造就了它在文化艺术上的繁盛,使得“词”这种新兴文体获得了长足发展。南唐词,就是指以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父子和宰相冯延巳为代表的词人词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原名从嘉,继位后才改名为李煜,世称李后主。他在做南唐国主的十几年间,虽然时时受到北方赵宋王朝的威胁,但日子也算过得逍遥快活,享尽了奢侈荣华。更令他心满意足的是,他身边先后有情投意合的大周后和小周后的陪伴。这姊妹二人,一个“通史书,善歌舞。尤工凤箫琵琶”,一个“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在这对姊妹花的伴侍下,这位才子帝王整日寄情于深宫的莺歌燕舞中,写下了不少绮丽的作品。

开宝八年(975)十一月,宋兵攻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数月后,李煜被带到开封,朝觐宋太祖赵匡胤,得到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封爵“违命侯”,从此开始了“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幽囚生涯。在李煜四十二岁生日的那天,宋太宗派人以御赐美食为名,用牵机药将其毒死。

读李煜的词,就像是在读他悲喜交加的人生,因为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不加掩饰地表现在词中。他的前期词作大都风格绮丽柔靡,格调明快欢乐。或是描写宫中歌舞宴乐的盛况,或是描写两情相悦的男女情事。试看下面两首作品: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

这一类作品,反映了李煜亡国前纵情声色的生活情景,也极纯真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所怀所感,毫无半点虚饰,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其“不失赤子之心”。

由于经历了从帝王到臣虏的人生巨变。李煜后期的词作首首泣血,字字含泪,饱含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和深沉的生命体验,哀婉凄凉,催人泪下。下面就是两首典型之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

这两首词都写出了江山易主、不堪回首往事的惨痛之情,在词风上呈-现出低沉伤感的特点。李煜饱尝的国亡身辱之不幸,促成了他从“以词娱乐”到“以词言志”的转变,从而将词从粉黛裙钗的狭小圈子里引入到直抒社会人生之感的轨道上,将词的审美境界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这给了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莫大的启示。可以说,词到了李煜的手里,才有了血肉和灵魂,才有了真实的生命。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曾评价说。李煜的词,就像李白的诗一样,高奇无匹。将李煜的词与李白的诗相提并论。可见后人对其作品评价之高。

李煜在词的创作上有如此大的成就,除了与当时南唐的社会环境有关外,恐怕也遗传了父亲南唐中主李璟的才华。李璟(916961),字伯玉,二十八岁继父亲李异做了南唐皇帝,在位十九年。他的词流传不多,较可信的仅有四首,但每首都是传诵之作。“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浣溪沙》)是千古名句,历来备受名家推崇。其词虽是以传统的思妇怀人为题材,但却能假离情别绪而发人生的悲慨。后人将他的词作与其子李煜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李璟年少时,曾在庐山筑读书台,当时在旁伴读的,就是后来做宰相的冯延巳。冯延巳(903960),字正中,曾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据传,他很有才学,所写下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受到世人称赏,连当时的国主李璟也忍不住怀有妒意地对他说:“‘吹皱一池春水’,关你什么事呢?”冯延巳连忙答道:“我这句写得再好,还是不如陛下您的‘小楼吹彻玉笙寒’一句啊!”

冯延已词在宋初即已散佚,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其外孙陈世修辑得一百一十九首,以《阳春集》名之而传世。从这些词的内容看,虽多男欢女爱、离别相思的情事,但注重的是人的内心情感的开掘与抒发,而很少浮艳轻薄的描写,因此,所表现出的感情极沉郁深厚,常给人身世感慨的联想。试看一首《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此词虽不过是闺阁园庭之景、伤春怨别之意,可是其中所寓含的伤感却极为挚厚。丈夫在外寻欢作乐,久久不还,妻子在家形影相吊,空房独守,尽管她为丈夫的薄情而怨恨忧伤,黯然落泪,却依旧一片痴情地倚楼守候,盼望着他的归来。这不能不使读者对她的执著之情产生深深的感动。并由此产生广泛的联想。像这类情深意远之作,我们在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词作中是读不到的。

南唐纳士,后主入朝,冯延巳词便流传于汴京,从而对北宋词坛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刘熙载所说的“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点明了冯延巳词对词坛的贡献。

我们目前所能读到的南唐词仅此三家。这三家所代表的南唐词风,与同时代的西蜀花间词风有着明显的不同,即含有一种人生来去无端的忧愁和伤感,他们共同将人类这种常有的、难以言传的情感具体细腻地表达了出来,这也正是南唐词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也是南唐词容易获得读者情感上共鸣的原因。

本书以中华书局《全唐五代词》中的冯延巳、李璟、李煜词为底本,删去了个别残缺与无法考辨作者真伪的词篇。作品的有些字词,因根据其他版本的校改会有不同。在注释方面,力求简明扼要。辑评一栏所收录的历代词评家之点评,或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作品。

由于水平所限,谬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于上海

内容摘要:

  南唐词,是指以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父子和宰相冯延巳为代表的词人词作。南唐词境界开阔,情致缠绵,有富贵典雅之致、忧患感伤之意、主观情性之美、疏朗清畅之调,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领一代风骚。本书由著名诗词研究专家编注,以《全唐五代词》中的冯延巳、李璟、李煜词为底本,剔除个别残缺或无法考辨作者真伪的词篇。在注释方面,博采诸家注本之长,力求详尽浅易。辑评一栏所收录历代词评家之点评,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词作意境。  南唐冯延巳的《虞美人》、《更漏子》、《菩萨蛮》、《浣溪沙》;李璟的《应天长》、《望远行》;李煜的《乌夜啼》、《望江南》、《蝶恋花》……本书以《全唐五代词》中的冯延巳、李璟、李煜词为底本,精选了他们三人最具代表性的词作148首。每首由原文、注释和辑评三部分内容构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梦里不知身是客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恋上古诗词”书系
9787020077717
如需购买下载《梦里不知身是客》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9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梦里不知身是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3 的主题关于 词(文学)-文学欣赏-中国-南唐(937~975)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