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封面图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

北京诚敬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编著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年代:2009

定价:19.8

书籍简介:

《了凡四训》是明朝进士袁了凡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具体的事例,对比的方法,从理论上、心态上、学习上、行动上教育儿子如何安身立命、积德行善、待人处事的一部经典。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安身立命之学。第二,改过之法。第三,积善之方。第四,谦德之效。本书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由自己掌握,做善则积福,做恶则招祸;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并以自身经历体会来阐明此理,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

书籍目录:

一、立命之学

二、改过之法

三、积善之方

四、谦德之效

后记

前言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而凡所作为,成失其中正矣。若不加一番切实工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预计,去不留恋。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

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当效赵阋道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为。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受持功过格,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行为世则,言为世法。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

答日: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格致诚正明,(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五者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从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然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此大觉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为谓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须知从凡夫地乃至圆证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弃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恶因,常受恶果,经尘点劫,轮转恶道,末由出离之流也。哀哉!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欲人反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没,亲得受用耳。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纵情,纵毕生读之,亦止学其词章,不以希圣希贤为事,因兹当面错过。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永嘉周群铮居士,发愿流通,祈予为序。因撮取圣贤克己复礼闲邪存诚之意,以塞其责云。

印光大师

后记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第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

《了凡四训》这部书,对日本社会也有深远的影响力。日本著名汉学家阳明学大师安冈正笃先生,对本书推崇备至,建议日本天皇及历任首相视为“治国宝典”,应当熟读、细读、精读此书;凡有志执政者,应详加研究。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先生,一生创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在总结人生和经商的经验时说:“我是严格按照《了凡四训》《菜根谭》以及佛教的六波罗密进行修养和从事商业管理的。”所以安冈正笃先生赞叹此书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

故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与子女同读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读此书,以身劝化,则师道自尊,教育落实;为官者,熟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改过迁善……

深盼各界贤达提倡此书,熟读、深思、笃行,以创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

内容摘要: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本书解读《了凡四训》,共分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第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  故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与子女同读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读此书,以身劝化,则师道自尊,教育落实;为官者,熟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改过迁善……  深盼各界贤达提倡此书,熟读、深思、笃行,以创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0122432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25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23.1 的主题关于 家庭道德-中国-明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