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乳腺癌封面图

乳腺癌

林本耀, 主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7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乳腺肿瘤诊疗方面的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上篇乳腺癌基础研究

第一章乳腺癌的分子遗传性基础

第二章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乳腺癌激素受体的调控

第四章乳腺癌的病理

第五章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最终病理分期

中篇乳腺癌预防研究

第六章乳腺癌的病因预防

第七章乳腺癌的化学干预及临床试验

第八章营养饮食在乳腺癌发病的预防中的作用

第九章乳腺癌的II级预防

下篇乳腺癌的治疗与康复

第十章乳腺癌治疗的历史变迁

第十一章乳腺癌常用诊断方法及其进展

第十二章乳腺原位癌的治疗

第十三章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第十四章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第十五章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第十六章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第十七章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第十八章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第十九章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第二十章他莫昔芬耐药机制和对策

第二十一章血管生产因子及抗血管生产基因治疗

第二十二章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第二十三章乳腺癌手术后的乳房重建

第二十四章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

内容摘要:

  本书编者林本耀教授从医40余年,一直潜心研究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并培养了许多优秀后继人才,建树颇丰。近10年来开展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探索性工作,为提高我国乳腺癌诊治水平做出了贡献。本书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治,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论述了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进展。该书参考大量最新文献,并结合他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与体会,代表了当今乳腺癌研究领域的前沿,是一部颇具实用价值的专著。  本书全面介绍当今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乳腺癌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重点介绍乳腺癌基础研究的进展,从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和肿瘤生物学的角度全面阐述乳腺癌的成因及生物学特性,同时介绍乳腺癌的最新临床病理分期;中篇对乳腺癌的预防和影响因素做了详细描述;下篇重点介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和新理念,包括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再认识、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动向、乳房全切手术后的整形外科技术、乳腺癌手术后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以及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内容。作者简介:  林本耀,1939年出生,原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乳腺癌学组成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69年开始从事肿瘤专业工作至今。1982年到日本进修,1986年起在美国纽约医学院研修2年。199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肿瘤外科工作近40年,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擅长乳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近年来,由他组织成立的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暨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成为北京市重点发展学科,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活检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并获得同行认可,成为目前我国为数不多、实力雄厚的集乳腺癌早诊、预防、诊疗和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机构。主编《现代肿瘤诊疗手册》、《乳腺癌》、《名人名家谈肿瘤》,参加《肿瘤学》、《肿瘤分子遗传学》和《乳腺肿瘤学》等10部专著的编写,发表论文50余篇,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等共5项。林本耀教授心胸豁达,无私无畏,治学严谨而不乏幽默,思维活跃而不脱离实际。对年轻学子不但言传身教,而且甘当人梯。他培养出来的一批年轻学者各个秉承师长学风,表现出色,并在各自岗位担当重要工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乳腺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中华肿瘤临床诊治系列丛书
9787506735513
如需购买下载《乳腺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7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乳腺癌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06.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R737.9 的主题关于 乳腺癌-诊疗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