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日子
亲爱的日子封面图

亲爱的日子

何立伟,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6.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散文集。

书籍目录:

遥望星空满心欢喜(序)/1

随忆

同学少年/3

只是当时已惘然/8

几时饭菜几时人/13

巷子/16

湘水亲亲/21

日月盐水豆/25

月亮粑粑/28

岳麓山/32

心底的秘密/34

长沙的酱园/38

火宫殿/40

青少年宫/44

单杠/46

乡下的日子/51

面孔

矮哥/57

陈中/62

邓武/67

杜鹃/73

福大爷/76

黄中苏/80

江哥/85

老五/87

老周/92

满哥/97

汪炯/100

王牛皮/105

吴天宇/110

细张/115

小许/118

易姐/123

勇舅/129

赵忆萍/134

钟克/139

竹哥/142

远近

生活在别处/149

海南/149

上海/161

北京/171

湘地三唱/184

到韶山/184

我望岳阳楼/186

我们长沙人/190

日常

天下女人/197

辣字当头/202

幸福的样子/204

蛋炒饭/209

大白菜/213

读书之乐/215

平静是叫热闹打破的/220

纪念汪先生/222

父与子/228

雨天的快活/233

前言

遥望星空满心欢喜(序)

立伟的文章少心机,率性,一派天真气。这一点从好多年前我看他写在作业本上的片断文字起,至今一直不变。正所谓难能可贵。这与任何写作的技巧无关,仅仅与这个人有关,与这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有关。立伟年纪也不小了,却顽强地葆有一颗活泼的对全世界满怀好奇的心。本书名为《亲爱的日子》,亲爱的日子显然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当今之世,有几个人觉得日子是亲爱的?日子里只有太多的焦虑、压力、郁闷、烦躁、沮丧,永远也无从满足的欲望。这些东西败坏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大家的情绪都不好,看谁都不是亲爱的。这些东西也严重地摧残了很多作家的写作,他们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斥了没有道理的紧张感,忘记了应该如何从容优雅地叙述他们本在做着有关文明的事,却摆出暴徒的架势,动着商人的脑筋,起码的应有的品位正在从我们的文学里一点点消失,作为艺术的文学一步步向街头巷尾传播的奇闻异事和官场里明争暗斗的韬略靠拢,而且仿佛正常,仿佛应该,仿佛正确。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态度决定了作品。

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亲爱的日子》不仅是一本集合了许多有趣故事和人物的随笔,也是一份对于纯正文学的执拗的坚持,是作者独立于世的心灵表白。况且她在春天问世从我家窗子往下看,有些树上已经冒出一团团新绿了,那些涉世不深的叶子探头探脑,既好奇又勇敢的样子,令人心生欢喜。

立伟同我都是土生土长的长沙市人。我们都讲一口标准的长沙话。湘地多山,也许就是这个缘故,交通不便影响了人的沟通,所以湖南历来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这听上去有点夸张,但实际情形确实相去不远,直到今天我们在省内旅行还常常遇到像外国人似的听不懂话的尴尬。长沙方言的使用范围很小,以传播的角度考察,相对弱势。长沙地方先前也缺少真正的成规模的工商业,市井小民是主体,结果俚俗成为长沙方言的特点。这对长沙的作家也就成了不大不小的尴尬。我注意过,长沙的作家普遍都很认真对待自己的方言,所有南方的作家都得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方言,这事实上是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们没有北方方言天然的优势。有的试图彻底摒弃长沙话,但他们写出来的普通话里不时会露出长沙的马脚,生硬得很,让人突生疑惑,对语言的节奏更是只起破坏的效果。还有些人干脆按“山药蛋”的搞法,完全搬方言,然而有些长沙话,讲起来本地人听得兴味盎然,写出来却是连合适的字都寻不到,只有音,字形很难确定,我多次看到一大堆人为某一个字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写法用长沙话讲就是霸蛮,虽然地道,但连本地人都不大认同。立伟也是用长沙方言写作的。我们可以在《亲爱的日子》里看到一些只有长沙人才爱用的词和只有长沙人才爱用的句法。他把长沙方言用得很好,很自然。比如“星星”被他写成“星子”,长沙人喊星星是星子,这本来没有什么,但当这个星子被用在合适的时候和地方,忽然,长沙话就脱俗了,星子这个词原来还可以如此地放射着天真,生动,尤其是优雅。立伟把长沙话讲得雅,这很不容易。原因我想来想去大概不外两个。一是他书底子好,记忆力惊人,装了一肚子唐诗宋词。我们平日到外面玩,眼前随处景物,立伟通常张口就能背出对应的恰如其分的诗句,这不是随便哪个做得到的。长沙话有入声,同古诗词也协和。这样的知识结构我想就是他语言功力的基础。二是,我更愿意相信他对方言的驾驭,其实不是一种有意的处理,我觉得多半还是因为他对语言的天生的敏感,天生,也就如有神助,是不必多讲的没有办法的事。在文学艺术上,对长沙方言的使用有建树的作家还有韩少功,他甚至有理论上的深入独到的研究。

立伟是个有趣的人。顽童一般好玩,幽默,走到哪里,即刻笑翻一片。这自然会影响到他的作品。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者,只要稍具慧心的,打开《亲爱的日子》,从随便哪页读起,他的脸上一定就会浮起愉快的笑容,并且急于愿意把他的笑容传染给旁边的人。我们今天太需要这样的笑容了,因为我们周围不但增加了许多崭新的高楼大厦,同时还增加了更多的毫无趣味的人和事。有趣正在日益成为难得的奢侈。

以前不这样。至少以前的长沙不这样。《亲爱的日子》里立伟写了许多长沙的人和事,读者可以像读图一样清晰地感受到这一方水土的模样和气息。也有些篇目是写长沙以外的城市,但立伟的目光,依然是在与长沙对比着的,折射的还是根深蒂固的长沙。少年时代,我家和立伟家一样,住的是长沙的旧式院子,两家隔得不远。红砖的围墙低矮,沿墙脚一线爬着绿茵茵的青苔,青苔上永远挂得有透亮的细细的水珠,紫红的蚯蚓在泥土下慢慢蠕动……我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生长环境极为要紧,哪怕细微如水珠如蚯蚓,或许都会对他的心智、情感,他的人生,产生长远的无法估量的作用。在谈论任何一个作家的时候,最好能找到他小时候向外眺望的那扇窗户。立伟家的院子里住过一个市领导,“文革”中间自杀死了。我家院子里有两棵大杨树,夏天晚上。竹床用凉水抹过,摆到树下,躺上去通体凉快,杨树叶子相互挤挤挨挨,宛如沙沙细语,头上是好大一个天,遥望星空,无端地,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人就悄悄生出满心欢喜来。

这样的时刻大概不可能再有了吧。假若万一还有,我要面对无数树叶和辽阔星空,小声说:亲爱的日子。

宋元

内容摘要:

  立伟能文能画,《亲爱的日子》是作者最新创作的散文和漫画集。文字部分分“远近”、“面孔”、“随忆”、“日常”四辑。“面孔”一辑里一律以人名为题几乎是白描式地叙述了几十个各色人物。几十个不同神情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面孔被拼贴到一起,产生了巨大的板块效应。这部书无一不在述说着这个纷繁精彩而又无奈的世界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文字精美,如一副民俗风情画,令人读来亲切无比。  《亲爱的日子》写了许多湖南的人和事,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方水土的模样和气息。也有些篇目是写湖南以外的,但作家的目光,依然是与湖南对比着的,折射的还是根深蒂固的乡土之情。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亲爱的日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346245
如需购买下载《亲爱的日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亲爱的日子是作家出版社于2009.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