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
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封面图

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

管考磊,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48.0

书籍简介:

本书首先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并非直接讲的“价值”,而实质上讲的“价格”;当前的公允价值会计不仅在概念上把“价值”混同于“价格”,而且使用市场价格来度量公允价值。其次,运用经济学中的市场效率理论和人的行为假设理论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市场的无效、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都会导致人为估计的公允价值并不“公允”,产生了公允价值基础性失真、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的状况,由此导致了公允价值在实施中陷入困境。再次,以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公司在运用公允价值过程中的不利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运用降低了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增大了财务报告的波动性,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并极易引发市场的顺周期效应。最后,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准则制定者应该摒弃“公允价值”这一术语,并提出使用“可接受价格”和“估计金额”来取代“公允价值”,此外还必须建立起有助于计量属性正确和有效实施、控制会计计量风险的一整套执行机制,即制度保障体系。

作者介绍:

管考磊,男,1984年出生,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CPA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会计学会会员,管理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学家郭道扬教授。至今,已在《审计研究》、《当代财经》、《会计与经济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财会研究》等各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近十几篇,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并主持江西财经大学校级项目1项。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英国Essex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二、国内研究现状三、以往研究的成果借鉴与局限性第三节 研究逻辑框架第四节 研究约定

第二章 公允价值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第一节 公允价值的思想渊源——“公允”和“价值”思想一、“公允”思想二、“价值”思想第二节 公允价值运用的先导——市场价格的运用第三节 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 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引入与应用第五节 公允价值历史演进的启示

第三章 劳动价值学说与公允价值的本质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产生与伟大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产生二、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伟大意义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对价值的科学诠释一、价值的内涵二、价值的决定第三节 公允价值对劳动价值学说的背离一、公允价值内涵对劳动价值学说的背离二、公允价值确定对劳动价值学说的背离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市场效率与公允价值确定第一节 市场效率理论第二节 公允价值确定的市场基础第三节 市场效率与公允价值确定的失真一、公允价值的市场效率悖论二、市场效率与公允价值的基础性失真三、公允价值基础性失真的危害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人的行为假设与公允价值确定第一节 人的行为假设一、“有限理性”假设二、“经济人”假设第二节 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判断第三节 人的行为假设与公允价值的失真一、有限理性与公允价值的行为性失真二、“经济人”假设与公允价值的违规性失真三、公允价值的行为失真和违规性失真的危害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利经济后果及其检验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一、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二、增大了财务报告的波动性三、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四、引发了顺周期效应第二节 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二、变量定义与说明三、研究模型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一、描述性统计二、相关性分析三、回归结果分析四、稳健性检验五、研究局限性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公允价值改革方向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二节 会计计量的改革方向一、改革“公允价值”概念,正确进行本质定位二、可接受价格和估计金额的运用三、建立一套有效的会计计量保障体系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术文库: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首先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并非直接讲的“价值”,而实质上讲的“价格”;当前的公允价值会计不仅在概念上把“价值”混同于“价格”,而且使用市场价格来度量公允价值。其次,运用经济学中的市场效率理论和人的行为假设理论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市场的无效、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都会导致人为估计的公允价值并不“公允”,产生了公允价值基础性失真、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的状况,由此导致了公允价值在实施中陷入困境。再次,以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公司在运用公允价值过程中的不利经济后果。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运用降低了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增大了财务报告的波动性,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并极易引发市场的顺周期效应。最后,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准则制定者应该摒弃“公允价值”这一术语,并提出使用“可接受价格”和“估计金额”来取代“公允价值”,此外还必须建立起有助于计量属性正确和有效实施、控制会计计量风险的一整套执行机制,即制度保障体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术文库
9787514143263
如需购买下载《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经济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4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

书籍信息归属:

公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是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0 的主题关于 经济学-经济分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