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打造的世界
贸易打造的世界封面图

贸易打造的世界

彭慕兰, (美) 托皮克,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以不同文化下的市场准则、运输、暴力带来的影响、期货商品、工业化的过程等七个中心主题,讲述世界经济创造过程中的盛衰消长,以及长期全球化累积下,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所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书籍目录:

导读

Ⅰ.市场准则的形成

福建人的贸易网络

中国朝贡制度

滥发货币、实质增长

当亚洲贸易就是世界贸易时

是传奇故事还是商务指南

阿兹特克贸易商

原始积累:巴西红木

热带地区的一名英国贸易商

女人怎样做买卖

世界贸易与近代初期司法改革

游走各地的业务员和收税员

贸易商弄臣时代的结束与公款开支

英国冒险家和印度金融资本家

Ⅱ.运输手段

中国为什么没能雄霸海上

聪明还不如走运

政府人数和首都的规模:18世纪之旅

仓库、跨大西洋贸易、开辟北美边疆地区

勇于移民的华人

莱佛士的胜利

贸易、混乱、进步:创造上海

苏伊士运河:凝聚与分裂

稳赚的生意:英属印度的铁路建设

运输跨越巨大的差异

Ⅲ.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

巧克力:从货币变成商品

茶叶:酝酿风暴

摩卡其实与巧克力无关

咖啡社会角色的转变

美国与咖啡豆

甜味革命

鸦片如何使世界运转

古柯:化学如何使好东西变成坏东西

Ⅳ.移植:世界贸易里的商品

非自然的资源

橡胶大国的兴衰

黄金带来的灾祸:萨特在加州荒野

加州黄金与世界

美丽的虫子

点石成金:鸟粪的短暂风光

远东的毛皮与时尚

花生:一种作物在农田、工厂里的遭遇

糖征服夏威夷

台湾为什么能避免蔗糖风暴

牛如何吃掉牛仔

世界贸易的蝴蝶效应

科学农业在中国

马铃薯:美洲对全世界的献礼

天然橡胶的百年兴衰

Ⅴ.暴力经济学

奴隶贸易的逻辑

像波托西那样富裕

英格兰的海盗业之父

中产阶级市民怎样成为奴隶贩子

鲁宾逊的奢侈生活

中英茶叶贸易淹没太平洋岛民的世界

法人企业的粗暴诞生

西印度群岛海盗当年的企业狙击手

奴隶制终结后的契约仆役、殖民地种植园

血腥象牙

只此一次:罗森费尔德家族传奇

Ⅵ.打造现代市场

比索:世界性货币的衰落

凌驾于国家之上的货币?

秤量世界:公制革命

日趋全球化:国际粮食市场

标准时间的发明

马克西米连的幽灵

“美国威胁”:不是幻觉,而是事实

华尔街扯后腿,美国国际金融霸业落空

不是越新鲜越好

包装

商标:名字算什么?

开始觉得不干净:全球营销故事一则

可口可乐如何征服欧洲

最先者生存

需求并非总是发明之母

安道尔:避税的天堂

Ⅶ.世界贸易、工业化、去工业化

蔗糖业:最早的工厂

棉花如何成为工业时代的织物

到全世界寻找棉花

杀掉金母鸡

近代初期的欧洲、中国、日本

甜美成就

照亮黑夜,黯淡白日

没有哪座工厂是孤岛

养蚕:日本腾飞的基础

劣势如何帮助新英格兰提早实现工业化

美国石油

石油致富,沙漠建国

结语:21世纪的世界经济

参考书目

前言

15世纪,中国开始用白银取代日益贬值的纸钞和铜钱,这曾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五大洲的居民都受到了影响。中国人将丝织品卖给英国人、荷兰人,后者又以西班牙比索支付。而这些西班牙比索是黑人奴隶在今天的墨西哥、玻利维亚境内铸造的,铸币原料则是西班牙殖民当局(通过修改后的印加、阿兹特克帝国徭役制度)招募印第安原住民开采出来的。有些白银是通过西班牙人马尼拉大帆船(ManilaGalleon)上的菲律宾人,从墨西哥横越太平洋,直接输入中国。欧洲海盗出没于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地区、东非近海。东非近海也是阿拉伯、印度海盗出没之处,欧洲海盗经常为了保护抢夺到的银货、丝、香料和他们发生火拼。

穆斯林信徒、基督徒先后到也门的红海港口摩卡(Mocha)购买咖啡,也导致白银流人东方。当时摩卡是全球惟一的咖啡生产中心,垄断咖啡出口贸易长达一百多年。穆斯林信徒在赴麦加朝圣的途中,将喝咖啡的嗜好从摩洛哥、埃及传播到波斯、印度、爪哇、奥斯曼帝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咖啡情有独钟,他在社交沙龙上将这种饮料介绍给当时的天主教贵族。喝咖啡的风气很快在上层社会流传起来,他们用中国瓷器啜饮咖啡(通常都加点糖,这些糖产自非洲大西洋岛屿圣多美岛上的奴隶种植园,后来产自巴西奴隶种植园),然后来根维吉尼亚香烟,享受吞云吐雾的乐趣。有些贵族更爱喝巧克力,英格兰人则渐渐喜欢上了中国茶。巧克力是阿兹特克帝国的贵族饮料,非常珍贵,以致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甚至可以当货币使用;而在西伯利亚,中国茶也可以当货币使用。

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国际贸易的漩涡,但这不表示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1770年,有个在塞内加尔做生意的法国人,就遭到了当地非洲贸易商的拒绝。这些本地贸易商一点也不喜欢花哨的小饰物和有孔的小珠,他们甚至不愿意用奴隶来交换法国家具,因为他们更喜欢荷兰或英国的椅子、书桌,认为这些东西比较时髦。与此同时,在加拿大做大宗买卖的英国人,无法将维吉尼亚烟草卖给易洛魁族印第安人(Iroquois),因为易洛魁人已对非洲奴隶所种的巴西烟草情有独钟。他们只接受英国人拿高雅的北欧衣物,来换取海狸毛皮。

18世纪早期,在那不勒斯,怒不可遏的消费者将一船马铃薯倒进海里,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来自秘鲁的东西有毒。与此同时,伦敦的时髦男女正小心翼翼地将磨碎的马铃薯撒进食物里,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东西有催情效果。

显然,很早以前,国际贸易就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联结起来。全球化程度在今天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一“世界新秩序”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多元化也不是最近的新发现。本书的宗旨就是通过一连串的故事,描述全球彼此相连的关系(它早已存在)。我们认为,地方经济必须放在全球背景里去了解,而地方经济和地方体制的差异又构成了全球环境,这两点密不可分。

本书内容以几个中心论点为纲这些论点完全围绕着国际贸易的本质和国际贸易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编纂。我们扬弃以欧洲为中心的目的论(欧洲人是首要推动者,其他人只能被动回应),主张国际贸易存在已久,欧洲之外的人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欧洲人虽拥有某种程度的优势,这些优势往往来自暴力或运气(例如欧洲人所带来的疾病摧毁了美洲大陆的原有社会,为他们征服大片土地大开方便之门)。欧洲直到工业革命后才明显具有生产技术上的优势。欧洲是不是拥有独一无二的创新精神或者社会适应能力,值得怀疑。因此,政治和经济一样,是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力量。构成今天国际贸易基础的市场结构,不是自然形成或理所当然的结果,也不是一开始就隐藏在那里等人去“打开”;相反,市场不管是好是坏,都有社会力量介入,并且由社会力量所构成。市场要想运作,不仅要在度量衡、价值、支付方法、合同(它们从来就不是普世通用、不是亘古不变的)等方面达成;要达成以下共识:即什么东西可以卖、谁有资格卖那些东西、什么人会讨价还价而不担心被邻居小看。在这些共识的形成过程中,商品有时承载了特殊的意义,成为新的身份地位的象征。于是,商品“本有的”使用价值和被人赋予的意义相抵触(如过去数百万人不接受外来的马铃薯),原本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关联意义,渐渐逆转。例如现在人们一提到巧克力,联想到的是小孩、甜美滋味、天伦之乐,而以前则会联想到战士、准备上战场、宗教狂喜。换句话说,商品本身有其“社会属性”,在这“社会属性”里,商品的意义、作用、价值不断改变;这种属性的“供应”与“需求”,由具有爱、恨等情感的人,通过文化力量来决定,而非由具体化的“市场力量”决定。

此外,我们不该认为浮华行径可以和据称更为根本层次的功利行为截然分开。因此,中国的朝贡制度协助界定了藩属上层阶级的品味,确立了多种交易的规则,藩属统治者在这些交换活动中所得到的某些商品,也被赋予了崇高的价值。藩属统治者可以将这些商品赏赐给下属,以此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朝贡制度的作用,和现代世界贸易组织乃至联合国所起到的作用差不多(联合国的作用之一,就是承认各国统治者的身份,以稳固他们的统治地位)。朝贡制度之所以能发挥这些作用,在于它发挥了今天由时尚设计师、一流学府、国际媒体所发挥的某些作用。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成功垂青于努力追求它的人,但成功不必然属于最有才华、最踏实肯干或最聪明的人。我的意思是说,世界贸易从来就不是特别讲究道德的领域。奴隶买卖、海上劫掠、贩卖毒品,通常比生产粮食或其他基本食品利润更大。最后,如果我们评价某交易或某事件的重要性,不仅要了解该交易或事件的国际背景,还要了解其发生所在地的特殊之处。

我们既摒弃欧洲中心观,同时也排斥无知的反帝国主义观。也就是说,欧洲人和北美人虽然称不上天赋异禀,但也不是生f生邪恶。我们不仅把目光对准欧洲人与其他地方的贸易,也不仅把目光对准某一地区,而是要放眼多个地区和这些地区问的互动。世界贸易的创造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共同参与,并不是从头到尾出于同一个经济体或一个国家之手。我们所要讲述的就是世界贸易创造过程中的此消彼涨。另外,我们还关注贸易准则的缔造、知识与目标上的差异、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文化等。

要想全面描述过去六百年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选定七个中心主题,以它们为核心,编排全书章节;凡是我们认为与该主题有关的重大问题和争议,均列于每一章最前面的导论里。然后,每一章里都有一组简短、有趣的案例,其意在举例说明,而不在针对个案本身进行描述。这些案例研究往往建立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但也有相当多源自我们自己的最新研究或我们激烈辩论的“心得”(我们在书末列了简要的参考书目)。我们没有针对任何主题提出“定论”,反倒希望打开讨论之门,期望大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传统上被认为只需予以“发现”的地区,并期望大家质疑我们所普遍持有(往往没有言明)的看法:欧洲近代初期诞生的新制造方式、新贸易方式,将原本各自独立且被认为老死不相往来的数个社会,整合成一个世界(不管这结果是好是坏)。相反地,我们强调,过去就已存在多个中心的复杂跨文化网络。理解了这些文化网络的使用、重组、消亡的方式,我们也就大概可以理解后来以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或东京为中心的网络。

本书各章按主题和事件发生的年代先后编排,因此,书中首先探讨近代初期的市场,以及那些市场运作时所不可或缺的体制和准则。第二章探讨运输工具改良对连接远方市场、促进贸易的贡献。第三章聚焦于咖啡、烟草、鸦片之类致瘾性商品,以及它们对促进长途贸易所做的贡献。接着,我们考察后来成为期货的各种商品:从普通的马铃薯、玉米到人人渴望拥有的黄金、白银、丝织品;从常见的工业原料(如橡胶)到稀奇古怪的东西(如胭脂虫),等等。然后探讨暴力在资本积累、市场形成上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国家主导的压制行为、民间创新作为(privateinitiatiVe)、海盗之流的“不法之徒”。第六章研究近代世界贸易的特色,例如金钱、度量衡、时间的标准化、贸易准则的诞生、企业等。最后一章探讨工业化过程的几个事件。

彭慕兰专攻中国史,托皮克专攻拉丁美洲史;两人最近都在撰写既具学术价值又通俗易懂的著作,他们探讨的主题最近也扩展到中国、拉丁美洲之外。撰写本书时,我们让每位作者提出自己最了解的主题,自己决定在案例研究中所要强调的重点。我们发现这些文章有个大体一致的观点(在联合撰写的各章导论里,我们就努力想整合出这种整体的一致),但我们并没有要求所有文章的观点都百分之百一致。我们既希望编辑出一组生动简洁而又可以单独阅读的短文,又希望那些篇幅较长的综合性文章,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全局,而不只是本书几个短篇的汇总。正如世界贸易由本身就值得个别探讨的各局部构成,但世界贸易却不只是这些局部的汇总。在地方与全球之间来回游走的过程中,每个局部的意义也得到充实。

内容摘要:

  茶、鸦片、糖、咖啡、古柯的全球贸易改变了世界格局,贸易让福建人、浙江人、犹太人披靡世界,贸易使世界财富的分配规则超乎你的想象,当今中国能否把握贸易提供的全球性机会。揭开世界贸易的真相、把握商业竞争制胜之根本,本书提出了全新的“贸易改变世界、重构世界、打造了今日世界格局”的观点。针对世界外汇储备第一的中国,是否就重振了往日“世界贸易中心”的荣光,掌握了资源是否就可以获得财富等问题,都给出了权威而有趣的解答。  贸易常常给全球化和商品化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突变,新观念革命都与贸易相关。贸易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人联结在一起,贸易促成了全球化,贸易改变了各地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贸易打造了今日的世界格局。  本书从市场准则的形成、运输手段所开启的观念革命、致瘾性食品的经济文化、暴力经济学等七个主题讲述世界经济创造中的盛衰消长,以及五百年的全球化积累下,21世纪的人们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建基于1400年以来的全球贸易体系的世界观。书中对什么时候由商人发动战争效率最高、贸易如何使鸟粪变成黄金、拥有最大舰船的明朝为什么未能赢得海上霸权、华尔街如何使美国的金融霸业落空等问题,都提供了别具洞见的答案。  如果不是为了赶时髦,喊喊全球化的口号,那就需要一套更复杂、也更具历史包容力的世界观来重新理解全球化这件事情。彭慕兰教授的这本书是无法、也不该被错过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贸易打造的世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1340585
如需购买下载《贸易打造的世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西安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贸易打造的世界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11 的主题关于 经济-研究-世界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