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迷雾何时清
六百年迷雾何时清封面图

六百年迷雾何时清

邓经武, 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28.0

书籍简介:

本书反对民间广为传说的“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全书从明清正史、野史笔记、诗歌散文寻找资料,考辨四川方音、习俗、生活方式尤其是巴蜀人文性格,同时对民间传说进行辨析,特别是分析了湖北麻城孝感乡在明清移民问题上的虚假存在现象,澄清了几百年来迷雾笼罩的四川人的寻根问题。很好地揭示了这样的历史事实:今天大多数四川人并非“湖广”后裔,就是巴蜀土著的后代。

作者介绍:

邓经武,生于l955年,成都大学教授。L979年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毕业任高校教师至今。主要从事巴蜀文化与文学、文化旅游问题、20世纪中国文学等研究。出版的专著有620世纪巴蜀文学》《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以及与人合作的《聚焦茅盾文学奖》《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资源开发》《巴蜀文化通史·文学卷》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完成过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多项省市级政府奖。学术兼职有: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理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四川地方志协会理事等,担任《郭沫若学刊》《地方文化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等刊物的编委。

书籍目录:

一、谈巴说蜀:四川人“根”在哪里

1.人类起始巴蜀标本

2.中国人的非洲祖母

3.大盆地的欢歌笑语

4.明初“填川”多奇论

二、天下兵燹:明覆灭与清初战乱

1.铁马冰河话辽东

2.三国四方鏖战急

3.偶然细节改全局

4.清初官员看四川

三、成王败寇:张献忠称帝于巴蜀

1.纵横驰骋“八大王”

2.满身污水是“黄虎”

3.深仇大恨屠四川

4.“漏刀”“藏宝”话绵延

四、斩尽杀绝:众说“湖广填四川”

1.最该填川是元代

2.洪武移民向何去

3.移民填川为哪般

4.最需移民是湖广

五、云遮雾障:传说与典籍的对立

1.举国皆“移”乱纷纭

2.难作依据溯家世

3.家谱编修错讹多

4.旅外聚集有会馆

六、异说纷纭:史料与史实的辨析

1.传言误导看名人

2.烟雨迷漾根难寻

3.清初土著出人杰

4.洪洞槐树传说多

七、追本溯源:麻城孝感乡今何在

1.举世闻名“麻城县”

2.是幻似真“孝感乡”

3.私移官填成悖论

4.四川麻城往来情

八、人文情结:传说与史实的尴尬

1.四Jll荒芜需慎思

2.当时档案记载真

3.假冒籍贯在孝感

4.移民流向有实据

九、牵强附会:麻乡约、解手与艾菖

1.“麻”了大众是乡约

2.传言绑紧难解手

3.挪移千年后艾菖

4.“血流成河”皆虚妄

十、语言习俗:方音无改乡俗长存

1.土语方音证民俗

2.湖广四川多异趣

3.生命之源拜竹石

4.贪玩爱耍四川1人

十一、性情天府:川人性格一以贯之

十二、管中窥豹:从泸州民风说巴署

十三、正本清源:莫走错庙门上错坟

后记:从“子虚乌有”到“象征意义”

内容摘要:

明、清时期出现了移民运动“湖广填四川”,因而有了“四川人都是湖广人的后代”这一说法。
其实,“湖广填四川”,是一个被民间无限放大,又在文人学者们的虚构和想象中形成的传言。
从湖北麻城大规模移民填充四川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清初从“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填川当属子虚乌有。
《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秘》使用典籍正史、明清野史笔记,以及当时一些诗歌散文等材料,剖析了这些传言的虚假性。《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湖广填四川”揭秘》着重以最具代表件的麻城县孝感乡在清代移民问题L存在的虚假现象论证,澄清了几百年来迷雾笼罩的四川人的寻根问题,还通过对四川{方音、习俗、牛活方式,以及巴蜀人文士牛格等例证,揭示了这样的历史事实:大多数四川人还是四川土著的后代,并非湖广人的后裔。

编辑推荐:

一个民间夸大的传言,文人学者寻根的虚构想象。一本澄清六百年迷雾的力作。告诉你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真相。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六百年迷雾何时清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1449301
《六百年迷雾何时清》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成都出版单位四川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1 × 15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六百年迷雾何时清是四川大学出版社于201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72.71 的主题关于 巴蜀文化-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