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活用三十六计
新版活用三十六计封面图

新版活用三十六计

千艺, 主编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16.8

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生动形象地讲解“三十六计”,力求读者获得学以致用的启发。书的中每一计都由“原文”、“注释”、“译文”、“解说”、“举一反三”五个部分组成。

书籍目录:

总说

第一套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度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前言

一天有早、中、夜,就有晨报、午报、晚报;一天有24小时,就有电台、电视台的电波分分秒秒伴随时间的脚步;而网络,简直是包罗万象的神魔、无孔不入的精灵……这一切的一切,说明着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是信息,影响导致政治外交风云上的决断或委曲求全或俯首听命。

是信息,决定着经济上的超级富裕和极端贫困。

也许可以说,几乎世上的一切竞争,都被掌握信息程度的充分与否所左右;人们事业的优劣成败,也往往取决于信息。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谁不重视、掌握信息,谁就会落伍、受惩罚以致被淘汰。

古代社会有没有信息?当然有。人们耳闻目睹的都是信息,还有文字传递的信息等等。

古代社会重视不重视信息?也和现代社会一样,高度重视信息的人们就是社会的精英。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具有高度智慧的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信息的重要。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就曾明确指出:“知彼(敌方,对方)知己(我军,己方),百战不殆(危险)。”(《孙子.谋攻》)他这两句话后来演变成更通俗的表达:“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以致家喻户晓。上面话的意思是:充分了解己方情况(信息),又充分了解敌对方情况,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无往而不胜。

《三十六计》这部书,正是体现一种重视信息思想的军事著作。其中的三十六计,介绍了无论在优势(我强敌弱)、均势(敌我力量相当)还是劣势(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都能克敌制胜的计谋;而确保胜利,必须在知己知彼亦即充分掌握敌我双方信息的基础上,扩大优势、扬长避短、转变劣势为优势,才能做到。其中信息便是关键。

《三十六计》所说的道理是清楚明白的。但是,由于它是一部古书,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文字上难免存在某些障碍,特别是它采用《周易》(即《易经》)的道理来解说军事,许多不那么熟悉甚至很生疏的术语常常跳入眼帘。为了帮助读者读懂文字,理解内容,明白道理,并能够学以致用,这本《活用三十六计》的编写采取了如下的形式依次排列:原文依照《三十六计》底本,录下原文(包括按语),在需要注释的地方依次标出①、②、③等注码。

注释对应原文中注码,解释难懂字、词、典故、术语等,以求扫除阅读障碍。

译文翻译原文为现代汉语。力求通俗准确地传达原文内容。

讲解对原文作解说,既有串讲,也注重揭示原文的精髓所在。

举一反三每一条计下举三个实例,以求在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的阅读中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并获得“学以致用”的启发。

《三十六计》这本书从何而来?“三十六计”一语早见于古人的著作。《南齐书.王敬则传》已有“三十六策”的说法;到了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中已称“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的书名应当来源于此。但是,《南齐书》和《冷斋夜话》都只提及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一计,没有列举其他三十五计的名称。

三十六计的各个具体名称,多半采用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和民间流传的计策,似乎也并非全部出自作者的原创。

原文极为简略,而且用《周易》之理谈军事,实在生涩枯燥得很。这是受到当时(《三十六计》成书大约在明末清初)大气候以《易》谈兵成为时尚的影响。好在按语中常常举出实战的例子,弥补了原文的缺陷。

本书第一计前有“总说”,第三十六计后有“跋”(原跋下半部分残缺),呈现为完整著作的形式。

《三十六计》,其实是在广泛汲取中国古代长期积累的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用浓缩的篇幅和简洁的编排,向读者传授重视信息、尊重规律的成功经验;而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名又促进了流传,扩大了影响。

《三十六计》原本,至今只发现一种版本,就是叔和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土纸翻印本(成都兴华印刷所1941年版,成都瑞琴楼发行)。近见上海《文汇报}(2003年7月25日第7版)载《西安惊现(秘本兵法>手稿》一文,介绍张联甲先生(1898--1972)编撰的《秘本兵法》手稿本中有《三十六计》,原文超过万字。因未见原书,详情有待进一步了解。

《三十六计》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它绝不仅仅具有军事上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也阐明了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比如必须重视信息,尊重规律。各行各业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无论您是学生或面临就业的毕业生,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士;无论您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三十六计》所阐述的重视信息、尊重规律的道理,都能开导、促使您认清形势,树立“知己知彼,,以求实现“百战百胜”的信心。当然,如果您以军事为职业,那么,您会在阅读研究《三十六计》中更直接地受益,更好地完成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十六计》以纯粹求胜为最终目的,“兵不厌诈”的思想深深渗透其中。因此,在运用《三十六计》的精华亦即所阐述的普遍真理的同时,应当弃其糟粕,坚决摈弃那些违犯法律、违背道德与文明而不择手段以谋私利的所谓奇巧谋略。

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在您追求进步、成功与辉煌中助上一臂之力。

区苇

后记

跋夫战争之事,其道多端。强国、练兵、选将、择敌、战前、战后,一切施为,皆兵道也。惟此比者。大都有一定之规,有陈例可循,而其中变化万端.诙诡奇谲、光怪陆离、不可捉摸者,厥为对战之策。“三十六计”者,对战之策也,诚大将之要略也。闲常论之:胜战、攻战、并战之计,优势之计也:敌战、混战、败战之计,劣势之计也。而每套之中,皆有首尾、次第。六套次序,亦可演以阴……(下缺)【译文】关于战争,它的奥妙和道理真是千方百面,讲不胜讲。使国力强大起来、训练战士、挑选将领、决定作战对象、战前动员和准备、战后补充休整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军事理论的指导。以上大都有一定的套路可寻,过去的事例都在,可以借鉴。不过,最变化无端、种种阴谋手段千奇百怪、不易把握的,是敌人对我方的作战策略。“三十六计”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出来的,每一个领军大将不可不知道一二。平时我常常说到:胜战、攻战、并战这三套计策,是我方处于优势时施行的策略;敌战、混战、败战三套计策,是我方处于劣势地位时采用的计策。每套计策都有开头结尾和先后次序。整个六套计策,又是根据阴(阳)……(下缺)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也是具有高度智慧的民族,而这其中,军事著作不乏翘楚,《三十六计》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它绝不仅仅具有军事上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也阐明了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比如必须重视信息,尊重规律。人是活的,而计谋只有在恰当的运用之下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灵活使用,才是关键!  本书论述战计,按类别分为六套,每套各含六计,全书论述总共三十六条战计。在阐述战争规律之中,包含着战术手段的探讨;在介绍战术手段之中,包含着战争规律的揭示。关于战事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各种因素,必须妥善地协调处置,才能把握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新版活用三十六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180718
《新版活用三十六计》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6.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8000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新版活用三十六计是上海大学出版社于2007.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892.2-49 的主题关于 兵法-中国-古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