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张居正
风雨张居正封面图

风雨张居正

郦波, 著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描述了张居正的一生,重点是其改革成就以及同万历皇帝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对张居正的改革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描述。

书籍目录:

第一讲大明王朝1582

最失败的教育

最好的老师

“四最”组合

成绩

反思一小下

第二讲天才“落榜”之谜

天才

家世与传承

梦与天才

落榜见天才

第三讲冷眼暗藏杀机

杀机

治国之才

恩怨

第四讲直面奸相严嵩

入官场

怪嘉靖

交锋

结交

第五讲向左走向右走

变故

选择

交谈

站队的艺术

第六讲决胜三字真经

入局或旁观

第七讲交朋友居正道

朋友

秋游

裂缝

第八讲妙计初安天下

窝里斗

契机

谈判

第九讲宰相打架事件

斗殴

打架的信息

第十讲可疑的“勾结”说

矛盾

勾结

第十一讲荒谬的阴谋论

败因

逆转

真相

第十二讲精神之恋之谜

贵妃

沟通

情人

第十三讲铁三角的一角

太监

设局

救急

苦心

铁三角

第十四讲治国用人之道

新人与旧人

干事与说话

稳重与极端

第十五讲神奇的“考成法”

难题

考成

成效

第十六讲背后来的冷箭

杀气

犯忌

学生告老师

证据

处理

第十七讲施行一条鞭法

一个案子

考量

推行

经济学意义

第十八讲大明万里长城

长城

左继光

右成梁

第十九讲父与子的麻烦

得意

麻烦

父亲

反应

第二十讲夺情偷风暴

攻击

解救

梃杖与理想

第二十一讲国家利益到地

决绝

排场

操切

第二十二讲成长中的烦恼

亲情

教育

逆反

第二十三讲误判去留间

政治智慧

操切风格

坚决求退

误判去留

第二十四讲人亡政息之叹

病逝

抄家

政息

第二十五讲寻找张居正

两个疑问

身后名

精诚

民族的期望

后记

后记

我的伯乐,名叫马琳。她是《百家讲坛》的编导,也是南京人,所以算是回到了故乡,找到了我。

我喜欢上课,有点宿命论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教书匠”的命。课堂上的那种氛围,以及那种氛围里的愉悦,都让我深深为之着迷。马琳也对我说,《百家讲坛》其实就只是一个课堂!

于是,暮春的一个早上,我坐火车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百家讲坛》。因为有“教书匠”的宿命,也因为《百家讲坛》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课堂,所以我讲得还算放松,还算顺利,得到了栏目组的认可。接下来,我的编导们就和我一同策划了这个“大明名臣”的系列选题。

之所以会在“大明名臣”的系列里选择先讲张居正,是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人物命运里那种奋进而又孤独的悲剧力量。诚如我在最后一讲里谈及朱东润先生创写《张居正大传》时的心情:每一个民族都自有其值得缅怀、不容忘却而又在时光长河里逐渐被淡漠了的英雄!我以为,张居正正是这样一个人。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不论是《百家讲坛》的领导们,还是编导们,都非常理解我,也非常支持我,并打破常规,让我这个彻头彻尾的“新人”把这个并不算热门的选题,一讲就讲了二十五讲。

如今回头思量,我常会想起那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概,这也正是“百家”的气魄与胸怀所决定了的。

这个系列里,具体负责我的编导是《百家讲坛》的现任主编那尔苏。说起来,我俩还特别有缘。那尔苏只比我小几岁,我们都出身于军人世家,都有一个严厉的军人父亲,也都曾惹下过童年时以为算是“塌天”的“大祸”……相似的童年经历让我们相见恨晚,也相得甚欢。

因为沟通良好,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他会很细致地告诉我他们做节目的经验,从来不贸然指出我的问题,只是让我看到更好的方式与技巧;他会很耐心地揣摩我的文稿,从来不轻易否定,只是让我看到更具价值的方向与空间;他会想到我想不到的方方面面,甚至为我料理好一切细枝末节,包括讲课时的一杯水、一张纸巾,好让我毫无压力地站到讲台上,去融入属于我自己的课堂。

说起来,讲课的顺利完全得益于很多人的汗水与呵护。印象最深的是魏淑青主任和制片人聂丛丛老师,她们常在百忙中亲自参与选题的策划与讨论,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饭也顾不上吃一口,敬业的精神实在让我感动。

还有王咏琴老师、吴林老师、高虹老师、于洪老师、马晓燕老师和杨静老师,当然还有很多幕后工作人员,他们都为《风雨张居正》付出过许多心血。而讲稿的出版,更离不开杨瑞雪社长、刘海涛老师、苏东老师和逯卫光老师的辛苦与努力,我唯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所有帮助我、支持我的师长和朋友,在心底默默地存着感激。

我想,时光终究会流转过去,唯有曾经共度的岁月,永不磨灭。

内容摘要: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实行“考成法”“职官屏”治理朝政;命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任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整饬边镇防务,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一代名臣,生前权倾朝野,身后人亡政息,变法传奇尽在《风雨张居正》。CCTV《百家讲坛》正在播出同名讲座,敬请关注。  张居正(1525-1582),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他主政10余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匿亩,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消除边患,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水事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本书讲述了这位改革家独特的成长历程和雄才大略,陈表了他在亲情与理想之间痛苦挣扎,在世俗与操守之间艰难取舍,并最终超越世人的毁誉,超越世俗的荣辱,为实现国家振兴全力挣搏的人生气象。【作者简介】  郦波,祖籍江苏丹阳,生于1972年。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曲文学与文化学、儒家教育思想与实践、文牍学。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风雨张居正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196513
《风雨张居正》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全网搜索试读资源

书籍信息归属:

风雨张居正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于2009.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48 的主题关于 张居正(1525~1582)-传记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