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封面图

计算机网络技术

施晓秋,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29.1

书籍简介:

本书为一本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全书共分12章。第1和2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基础知识;然后依照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自下而上的顺序,第3与4章分别介绍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第5与6章分别结合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第7至第10章结合TCP/IP协议簇分别介绍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与技术;第11和12章则分别给出了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本教材在关注知识传递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计算机网络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为此,教材每一章都给出了相应的驱动问题、认知与实验活动、练习与思考题,以及扩展阅读与研讨选题,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书既可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网络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或作为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IT类相关专业工作和准备参加计算机网络职业认证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2.1 计算机网络的初级阶段

1.2.2 计算机网络通信阶段

1.2.3 标准、开放的计算机网络

1.2.4 互联、高速、移动、融合、智能的计算机网络

1.3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1.3.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分类

1.3.2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4.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5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5.1 资源子网

1.5.2 通信子网

1.6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6.1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1.6.2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1.7 网络有关的标准组织与管理机构

1.7.1 网络有关的标准组织

1.7.2 Internet管理机构

1.7.3 RFC文档、Internet草案与Internet标准

练习与思考题

研讨与扩展阅读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1.1 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必要性

2.1.2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2.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2.2 0SI参考模型

2.2.1 0SI参考模型概述

2.2.2 0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简介

2.2.3 0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

2.3 TCP/IP模型

2.3.1 TCP/IP模型概述

2.3.2 TCP/IP模型各层的主要协议

2.4 0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比较

练习与思考题

研讨与扩展阅读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3章 物理层

3.1 数据通信基础

3.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3.1.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2 基带传输

3.2.1 基带传输概述

3.2.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

3.3 频带传输

3.3.1 频带传输概述

3.3.2 三种基本的调制解调方法

3.4 传输媒体

3.4.1 有线传输媒体

3.4.2 无线传输媒体

3.4.3 不同传输媒体的比较

3.5 多路复用技术

3.5.1 频分复用

3.5.2 时分复用

3.5.3 波分复用

3.5.4 码分复用

3.6 通信方式

3.6.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3.6.2 全双工通信与半双工通信

3.7 物理层标准

3.7.1 物理层标准概述

3.7.2 物理层标准举例

3.8 常见物理层设备与组件

3.8.1 物理传输中的噪声与衰减

3.8.2 常见物理层组件

3.8.3 常见物理层设备

练习与思考题

研讨与扩展阅读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4.1 数据链,路层概述

4.1.1 为什么需要数据链路层

4.1.2 相邻节点的概念

4.1.3 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2 帧与成帧

4.2.1 帧的基本格式及其作用

4.2.2 成帧与拆帧

4.2.3 帧的定界

4.3 差错控制

4.3.1 差错原因与类型

4.3.2 差错控制的作用与机制

4.3.3 常见检错码

4.3.4 反馈重发机制

4.4 流量控制

4.4.1 流量控制的作用1

4.4.2 滑动窗口协议

4.5 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4.6 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4.6.1 HDLC的配置与数据传输模式

4.6.2 HDLC的帧格式与帧类型

4.6.3 HDLC用于实现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4.7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与组件

4.7.1 网卡

4.7.2 网桥

4.7.3 交换机

4.7.4 网桥与交换机的比较

练习与思考题

研讨与扩展阅读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5.1 局域网概述

5.1.1 局域网的特点和功能

5.1.2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5.2 IEEE 802标准

5.2.1 IEEE 802标准概述

5.2.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5.3 媒体访问控制

5.3.1 CSMA/CD协议

5.3.2 令牌访问控制

5.4 局域网组网设备

5.4.1 服务器和工作站

5.4.2 网卡

5.4.3 中继器和集线器

5.4.4 网桥和交换机

5.5 以太网系列

5.5.1 以太网

5.5.2 快速以太网

5.5.3 吉比特以太网

5.5.4 10吉比特以太网

5.5.5 交换式以太网

5.6 令牌环网与FDDI

5.6.1 令牌环网

5.6.2 FDDI

5.7 无线局域网

5.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5.7.2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5.7.3 无线局域网设备

5.7.4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

5.8 虚拟局域网

5.8.1 虚拟局域网概述

5.8.2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5.8.3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

练习与思考题

研讨与扩展阅读

实验与认知活动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6.1 广域网概述

6.1.1 广域网的特点

6.1.2 广域网服务的实现模型

6.1.3 常见广域网设备

6.1.4 常见广域网的服务类型和带宽

6.1.5 广域网与OSI参考模型

6.2 点到点协议

6.3 公用电话交换网

6.3.1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

第7章 网络层

第8章 运输层

第9章 应用层

第10章 典型的IP网络及应用

第11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第12章 网络操作系统

内容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一本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共分12章,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基础知识;然后依照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自下而上的顺序,第3章与第4章分别介绍了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第5章与第6章分别介绍了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第7章至第10章结合TCP/IP协议簇分别介绍了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与技术;第11章和第12章则分别给出了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每一章都给出了相应的驱动问题、练习与思考题、研讨与扩展阅读以及实验与认知活动,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2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网络工程系列教材》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气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还可供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和准备参加计算机网络职业认证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计算机网络技术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40386301
如需购买下载《计算机网络技术》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2版印次1
定价(元)29.1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3.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P393 的主题关于 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