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二下《除法》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新) 二下《除法》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第1页

  除法(第13~17页)

  编写意图

  (1)例4结合平均分中等分的情况教学除法的含义。例题的编排分为4个层次:首先根据小精灵的提示,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然后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成过程和结果;最后介绍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

  (2)由于例题中的前两个层次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符号表征)。教材通过小精灵的表述"可以用除法表示。"体现出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在这里不涉及除法如何计算的内容。

  (3)"做一做"第1题,教材呈现了直观图,让学生通过连线的方式进行平均分,根据平均分的情况列出算式,得到结果,注意这里的结果不是计算出来的,是数出来。第2题让学生在分小棒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以及与平均分中各数量的对应关系,巩固除法的含义。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

  呈现例4的情境后,可让学生用学具分一分,激活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

  (2)经历用算式表示的再创造过程。

师可提出挑战性问题:"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之后组织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所写算式的含义,激发学生统一"表示方法"的需求,介绍如何用除法表示,渗透相关的数学文化。接着让学生说除法算式的含义,清楚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中各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