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岳麓版】[教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一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岳麓版】[教案]第1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堂设计

课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课型 复习课 课程整合 一、学科内整合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时期,最后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重要条件,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二、学科间整合

语文:利用毛泽东诗词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三、时政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中国梦等 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其间,中国共产党遇到过挫折与失败,这些挫折与失败在主观上让中国共产党遭受损失,却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能够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内外背景,全面客观地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时空观念:没有准确的时空观,历史学习就会一团乱麻,在探究案设置中帮助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空定位。发生在1919-1949年期间的中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梳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史料实证:通过选取史学界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史实的论述与评价,同一主题下不同时期纪念邮票内容的变化,保存历史遗迹的历史博物馆等史料来展开探究。

历史解释:运用唯物史观、史料和部分史学观点描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影响及其发展进程。

家国情怀:通过情境体验,重温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辉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取得革命的胜利。 课标

要求 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