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阿镇第二小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案
伊旗阿镇第二小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案第1页

伊 旗 第 二 小 学 教 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目: 语文 班级: 主备人:高英 审核人:

课题 8 中华少年 二次备课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分角色朗诵 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课前了解了些什么(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整理值得保留的问题)

三、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 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了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

   (诗文表达着,作为一名中华的少年,无比自豪,却又责任重大的感情。)

2.提出不懂得地方。小组派代表。

预设:老师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四、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 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五、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