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 下册 14-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苏教版 八年级政治 下册 14-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第1页

课题 14.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授课模式 小组合作 教学

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2)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养健康文明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2.知识与能力:

懂得法律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增强法制意识,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难点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教学

准备 板书

设计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区别 道德 法律 表现形式不同 实现方式不同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教

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课前教师检查学生导学案课前预习完成情况:(1--2)分钟。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请大家讨论一下《被告山杠爷》

  讲述了发生在一个非常偏远的、治安秩序很好的山村的故事,山杠爷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品质很好,非常受人尊敬,村里有个年轻媳妇经常虐待甚至多次打伤婆婆,受到全村人的谴责,,山杠爷看不过,派人把这个媳妇抓起来游村,羞愤之下,年轻媳妇自杀了,事情捅到了上级司法机关,山杠爷被依法逮捕,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

  探究:

  (1)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说明了什么?

  (2)怎样做才能避免影片中悲剧的重演?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而且还要依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探究的问题。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同学们看书,四人小组交流找出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完成表格

区别 道德 法律 表现形式不同 实现方式不同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

  过渡: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凡法律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倡导,赞扬的行为;这就说明了法律和道德之间除了区别之外,还有着紧密的联系。

案例分析:

  案例:阿珍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养成人。小英成家后阿珍又拖着病体为她操持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先后参加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了累赘,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老人悲愤难忍,走上了悬梁自尽的绝路。小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经查证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徒刑四年。

  思考:

  这个案例说明法律与道德之间怎样的联系?

  通过案例:我们知道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那道德对法律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漫画分析:

  教师描述两幅漫画,思考漫画说明了什么?

  (漫画分析)

  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扩法,道德的落脚点在于人心,在于人的思想,自觉,而且道德可以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次,约束整个社会的各种行为。所以说道德支持促进补充社会主义法律。

  概括的说:法律道德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

小小辩论:

  那有同学要问了,道德和法律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请大家先分组讨论,我们开展一个小小辩论赛:道德和法律谁更重要?

  正方:法律比道德重要

  反方;道德比法律重要

  (辩论过程略)

  通过刚才大家激烈辩论,我们都看到了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各自的重要作用,其实,他们的作用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所以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畅所欲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吗?

总结:青少年既要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课堂小结:见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