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五下数学鸡兔同笼问题
人教版(新)  五下数学鸡兔同笼问题第1页

科 目 数学 班 级 五年级 授课时间 课 题 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引入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生试说)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抬脚的方法解决问题

师引导:假设笼里的动物都抬起一只脚,笼里还剩多少只脚?

生:94-35=59(只)

师继续引导:假设继续都抬起一只脚呢?笼里还剩多少只脚?

生:59-35=24(只)

用抬脚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