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第1页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 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蝌、蚪、迎"等8个生字,根据课文理解"迎、追、蹲、蹬、跳、蹦"表达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我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一、猜谜导入,激发学习情绪: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蝌蚪"(kē dǒu))

  二、 检查生字:

1、小老师上台领读生字卡片上的字。

2、教师考察学生的认字情况。

三、初读课文

   1、观看动画,了解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讨论:

   (1)小蝌蚪长什么样?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

四、再读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并说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2、①学习第2段

    小蝌蚪的身体发身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