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3.1电磁感应现象 教案(1)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选修1-1 3.1电磁感应现象 教案(1)第1页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

  教学目的:1、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确件,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本质。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线运动方向有关;掌握右手定则

  教学重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得出。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教学关键:实验演示。

  教学仪器:电池组,电键,导线,大磁针,矩形线圈,碲形磁铁,条形磁铁,原副线圈,演示用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演示实验:奥斯特实验

  提问引导:(1)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这个实验架起了一座连通电和磁的桥梁,此后人们对电能生磁已深信不疑,但沿相反方向能否走通呢?即磁能否生电呢?

  引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电磁感应现象

  新课教学:

  1、引言:在磁可否生电这个问题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决不孤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他做了许多实验,把导线放在各种磁场中想得到电流需要一定的条件,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历时10年,终于找到了这个条件,从而开辟了物理学又一崭新天地。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演示实验:书图4-1实验(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观察提问:A、研究对象:由导体AB,电流表构成的闭合回路,

  磁场提供:蹄形磁铁。

  B、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见电流表指针偏转,

  结 论:回路中有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

  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现象分析:如图1导体不切割磁力线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而

切割磁力线时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回忆磁通量定义Φ=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