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高二十二月联考试题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三1-6单元。

第Ⅰ卷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典中经常出现"贵和尚中","决今日讼以止明日讼"的语句。在地方官看来"无讼"是其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外儒内法的结果 B封建法治的完备

C追求执政境界的结果 D儒家执政理念的追求

2、"(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3、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步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耕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4、 西汉前、中期两个截然相对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

A诸侯势力的削弱 B察举制度的实行

C"独尊儒术"的提出 D"统制经济"的实施

5、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6、开元10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21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22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儒学的发展成熟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7、"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与此诗观念

一致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8、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而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却指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顾炎武认为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心学泛滥导致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