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钢城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钢城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钢城四中2018-2019(上)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A. 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

B. 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C. 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出自《论衡·效力》,描述了士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意思可形象的理解为:那些贤能之士一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不想为魏国出力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这一切足可见士的重要性。可见,B正确;ACD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贤能之士作用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贤者"指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通过推举可以成为官长;"不肖者"指的是没有才能的人,没有才能的人只能是贫穷的人。联系诸子百家的主张,这是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的"尚贤"思想,故A项正确;B项强调仁政;C项强调无为而治;D项强调建立中央集权。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