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南北朝末期,"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往往出现一州辖一二个郡,一郡领一二个县的现象,甚至有的州县仅存名目。这一现象

A. 推动北方人口向南迁徙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 反映了地方管理的混乱

D. 促使门阀政治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反映了南北朝末期地方行政制度在管理方面存在不统一、虚假、混乱的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人口迁移无关,排除A项;门阀制度在两晋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排除D项。

2.宋代法律规定,殴打哥哥、姐姐致伤残的要流放三千里,若打瞎眼睛或致死的要处以绞刑。殴打弟弟、妹妹的晚辈致死的,剥夺三年自由,若用刀故意杀害弟弟、妹妹的,则要流放两千里。这主要表明宋代

A. 儒家思想影响法律条文

B. 国家立法维护儒学统治地位

C. 理学兴起推动法律完善

D.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封建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儒学倡导的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影响了宋朝法律的规定,长辈伤害晚辈的处罚,与晚辈伤害长辈的处罚是不一样的,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学对法律的影响,而不是法律维护儒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到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不能反映法律的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对封建秩序的维护而不是冲击,故D项错误。

3.明清时期,有谚语称"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产地,而宋代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