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第1页

2018级高一第一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服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Z§X§X§K]

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D、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4、《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政权系统,并不完备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D、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5、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B、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C、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D、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6、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