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作业第1页

  

  

  

  [随堂检测]

  

  1.2014年10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定一艘丹东黄海海域的沉船系中日甲午战争沉没战舰,疑为"致远号"。如为"致远号",其沉没于(  )

  A.辽东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解析:选C。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撞击日舰"吉野"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2.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中日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解析:选C。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能力。从材料"惟有死守,据为岛国"、"图固守以待转机"可以判断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甲午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故C正确。

  3.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攻击外国使馆

  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

  解析:选A。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材料中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项。只是引用了古代的交战礼仪及国际公法,并非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依据所学可知,统治者并没有支持其观点,排除C。D与题意无关,排除。

  4.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D。《辛丑条约》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说明清政府已经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