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教科版必修1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课时作业
2017-2018学年教科版必修1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课时作业第1页

  3.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用40 N的水平力F拉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0 kg的物体,力F作用3 s后撤去,则第5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v=6 m/s,a=0      B.v=10 m/s,a=2 m/s2

  C.v=6 m/s,a=2 m/s2 D.v=10 m/s,a=0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在前3 s内物体的加速度a==2 m/s2,3 s末的速度v=at=6 m/s,当外力F撤去后,加速度变为零,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为6 m/s,A正确。

  答案:A

  2.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解析: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a=μg。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v=2ax,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v0=== m/s=14 m/s。

  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3.如图1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图1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解析: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当撤掉拉力后,木板向右做减速运动,物块向右做加速运动,直到两者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匀速运动。

  答案:BC

4.如图2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6 m,求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