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政治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6年高考政治 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 (含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1页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熟能生巧

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汉字和史学典籍)和博大精深(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中华民族精神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点石成金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

1. 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提醒: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3. 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仅仅体现在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提醒: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