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考第38题对点特训二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
【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高考第38题对点特训二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第1页

高考第38题对点特训(二)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

材料一 《人民日报》头版曾连发5篇评论员文章,从"新" "严" "实" "廉" "清"五方面概括党内生活"新常态"的特点。这5篇文章副标题均为"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文章写道,制度更加严格、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正逐步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文章指出,严肃党内生活,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如何改作风?文章提出6方面要求:落实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廉"字,崇尚一个"清"字,倡导一个"敢"字,牢记一个"党"字。

材料二 "新常态"定义了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迅猛发展,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有何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