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道德与法治(Word版有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联考(五四学制)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道德与法治(Word版有答案)第1页

 初三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

1.2014年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为张存浩、程开甲颁发最高科技奖奖。这说明 ( )

A.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B. 只有重奖科技人员,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C. 只有受到国家奖励的人才是人才 D. 党和国家重视科技,鼓励创新

2.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类的未来产生了太多的梦想,这些想象引导人类发明了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等,人们的梦想越来越多地得以实现,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这表明 ( )

A.想象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惟一动力

B.想象促使人们不断创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C.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们敢于去想象

D.把想象变为现实需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不断总结

3.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这表明 ( )

A.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是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

B.爱因斯坦完全是依靠强烈的好奇心取得巨大成功的

C.有了好奇心就会在学习、科学上取得成就 D.任何好奇心对我们的成长都有积极影响

4.在某市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0%和58.5%,这些数据表明( )

A.科技进步的关键是资源开发

B. 科技的发展促进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D. 当今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5.对科技和创新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③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6.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达到每秒百万亿次;人类基因研究,揭开了生命奥秘的神秘面纱,由此产生了克隆技术......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命科学技术方兴未艾 ③空间技术正突飞猛进地发展 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蓬勃发展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7.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这些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改变了生活的意义 ③更新了生活方式 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广泛更深刻更迅速。对创新的重要性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人类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B.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创新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造

D.不能创新,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就必须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被时代所抛弃

9.《人民日报》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学生23岁的朱浩,和13位本科同学完成了一件普通人看来有些神奇的事情:研制一枚探空火箭,并把它送上蓝天。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深深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同时使他们对航天科技的探索兴趣更加浓厚,为以后从事航天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告诉人们 ( )

A.科技进步是追求创新的结果 B.好奇心是一切创造的源泉

C.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前提 D.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勇于实践

10.一位美国记者感慨道:"中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排队买豆腐,90年代排队买彩电,进入21世纪纯平彩电、变频空调、数码相机......排队等着人来买。"这一评述说明了 ( )

A.科技进步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我国各项科技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

C.现代科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现代科技必定导致生产的产品过剩

11.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说明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②我国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③我国的立法工作成效显著,科学立法已初步实现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十分完善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在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时,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其原因是 (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D. 创新离不开伟大的实践

13.近年来不少地区发生迷信骗钱害人甚至害命的悲剧,这警示我们 ①迷信与科学根本对立 ②学习科学,用科学战胜迷信 ③宣传科学,提高公民的科学意识 ④用科学区戳穿现代迷信的骗人伎俩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 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这说明( )

A.宪法只对违反宪法的人和事有约束作用 B. 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 宪法只对公民起作用,在国家生活中不重要 D.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依靠宪法

15.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要严格的原因是 ①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比普通法律更能体现人民的意志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6.某地交警支队对百姓"民告官"之举采取了全不理睬的态度--不应诉、不举证、不出庭、不答辩。最终,省人民高级法院裁定百姓胜诉。这主要说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 )

A. 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B. 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C. 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D. 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

17.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B. 宪法的变动必然引起普通法律随之做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18.公民行使监督权时不应当采用的方式和途径是 ( )

A.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 B.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C.通过写信、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D.可以通过写大字报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1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行为准则是 ( )

A.中国共产党党章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党中央的决定和决议 D.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20.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 ( )

A.宪法是有各种法律组成的 B.宪法和各种法律在内容上是一样的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