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作业2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五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作业2第1页

  

  [随堂检测]

  1.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是军事,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故C项错误;更不是发展生产,故D项错误。

  2.新加坡《民报》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此时的中国正处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3.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  )

  A.科学发展

  B.科教兴国

  C.和谐发展

  D.改革开放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教育""科技"等关键信息。材料中对联强调教育、科技,横批应是"科教兴国"。

  4.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