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巴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巴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巴东一中高二年级2018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做在选择题答题卡上。

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

A. 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 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C. 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 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最近的亲人、第二重要的亲人"等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近远疏划分的,也就说明了宗法制、宗法观念影响了亲戚观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西周亲戚观念的形成而非亲戚体系较为庞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涉及男尊女卑和宗族凝聚力的问题,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答案】D

【解析】

"婚丧祭祀"等属于宗法,而"赋役征派,狱讼治安"等又属于行政职能,所以秦汉"乡里"既履行宗法又履行行政职能,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乡里"并非自治机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