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5日10:00-11:30 命题人:汪新兵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 B.礼乐规范

C.君主法治 D.为政以德

2.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

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3.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格物才能穷其理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4.明代心学家王阳明原是朱熹的忠实信徒,主张"格物致知",但后来发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转而主张"致良知"。其思想变化说明

A.程朱理学是心学的基础 B.儒家思想体系逐步完善

C.程朱理学主流地位丧失 D.儒家社会实践趋向成熟

5.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6.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