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二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2 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二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2 作业+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能力提升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完成第1~2题。

1.材料中戏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时期

2.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解析:第1题,戏词中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才提出的。

答案:1.B 2.C

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四种生产方式和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猎捕动物,采集果实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4.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分布不均 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 ③经济技术水平低 ④环保法规不完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第3题,猎捕动物、采集果实是史前文明时期的生产活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既崇拜又依赖;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开发利用土地、水资源,生产以粮为纲,处于利用、改造自然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人类试图征服自然;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协调,注重生态保护。第4题,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对环境压力大;经济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方式落后,容易引发环境问题。

答案:3.D 4.B

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曲线示意图",完成第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