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作业第1页



基础夯实

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

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解析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表明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故A项正确。

答案A

2.洪武五年(1372)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他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朱元璋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              (  )

A.克己复礼 B.民为贵,君为轻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解析"克己复礼"为孔子的主张,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A项错误;"民为贵,君为轻"为孟子的主张,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没有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强调统治者不妄为,以"无事取天下",D项错误。

答案B

3."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下列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0(  )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

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

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

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荀子提倡专心学习和反思,故A项正确。B项为法家思想,排除。荀子主张性恶论,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排除D项。

答案A

4.《吕氏春秋·去私》中记载,墨者必须服从"钜子"(墨家领袖)的领导,他们纪律严明,根据"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说明墨家思想(  )

A.与法家思想本质相同

B.主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力图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D.充满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解析关键信息是:"纪律严明""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必须服从"。由此可知,它讲求秩序,力求稳定。故选择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