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 作业(2)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 作业(2)第1页

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浓硝酸和浓H2SO4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NaOH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C.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Fe3+所致

D.铝制或铁制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

答案 B

解析 A项,浓H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密封置于阴凉处,浓H2SO4应密封置于干燥处,不必保存在棕色瓶中;B项,NaOH易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不宜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C项,浓盐酸显黄色,是由于含Fe3+,浓HNO3显黄色是由于它分解产生了NO2,NO2又溶于其中的缘故;D项,铁、铝遇冷的浓H2SO4、浓HNO3钝化,但Fe、Al均可与浓盐酸反应。

2.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答案 D

解析 有关反应: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2Cu+O2\s\up7(△(△)2CuO,CuO+2HNO3(稀)===Cu(NO3)2+H2O

分析以上三组反应,可以看出:生成相同质量的Cu(NO3)2,消耗相同质量的铜,但消耗硝酸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相同,途径①消耗HNO3的量最多,途径②次之,途径③消耗HNO3的量最少。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生产Cu(NO3)2,途径③效果最佳,既不造成污染,又能提高HNO3的利用率。

3.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