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1 电阻定律 课时作业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1       电阻定律   课时作业第1页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1 电阻定律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它适于做(  )

A.保险丝 B.输电线

C.电炉丝 D.电阻温度计

解析:选B.超导体电阻为零,不能产热可用来做输电线.

2.工人师傅在改装电炉时,为了使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截去一半电炉丝

B.串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

C.并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

D.把连接电炉和电源的电线长度增加一倍

解析:选B.由公式P=可知,要使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如果U不变,就要使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R=ρ可得截去一半电炉丝,电阻减半,A错误;串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电阻成为2R,B正确;并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电阻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错误;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把连接电源和电炉的导线长度增加一倍,由串联分压的原理知:增加的导线分去的电压并不大,电炉两端的电压变化也不大;而电炉电阻丝的阻值不变,则电炉的实际功率变化也不大,D错误.

3.一只白炽灯泡"220 V 40 W",不接入电路时它的电阻是(  )

A.大于1 210 Ω B.小于1 210 Ω

C.等于1 210 Ω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R===1 210 Ω,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接入电路时它的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B正确,A、C、D错误.

4.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 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做高20 cm、半径为4 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 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

A.0.31 μA B.0.62 μA

C.0.15 μA D.0.43 μA

解析:选A.由R=ρl/S得R≈3.18×108 Ω,所以I=U/R≈0.31 μA.

5.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