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中图版 必修二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作业+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 中图版 必修二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1  作业+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能力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据此完成第1~2题。

1.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2."温室大棚"能发展反季节蔬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解析:第1题,"南菜北运"说明了交通运输方便;"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说明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并没有发生变化;"温室大棚"改变了大棚里的热量条件,但是改变不了气候;由题中"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知当地生产与外来运输相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具有市场竞争力。第2题,"温室大棚"利用保温效应的原理,改变了大棚里的热量条件,满足了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在冬季生长所需要的热量条件。

答案:1.A 2.C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第3题,根据不同高度的农业类型可以判断出,该地发展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第4题,城市扩大后,市场扩大,产值较高、效益较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扩大,粮棉种植面积缩小。

答案:3.C 4.A

下图表示某城市鲜花和蔬菜生产与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完成第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