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5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第1课时 作业(1)
2017-2018学年教科版选修3-5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第1课时     作业(1)第1页

  1.(多选)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405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101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源射出的是α射线

  B.放射源射出的是β射线

  C.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5天

  D.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2.5天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α射线、β射线的穿透能力确定射线的种类。

  (2)由半衰期的定义求出该元素的半衰期。

  [解析] 因厚纸板能挡住这种射线,可知这种射线是穿透能力最差的α射线,选项A正确,B错误;因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个数与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成正比,10天后测出放射强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说明10天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个数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由半衰期公式知,已经过了两个半衰期,故半衰期是5天。

  [答案] AC

  2.(多选)下列关于放射线的探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泡室探测射线的原理与云室探测射线原理类似

  B.由气泡室内射线径迹可以分析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况

  C.盖革-米勒计数器探测射线也是利用射线的电离本领

  D.盖革-米勒计数器不仅能计数,还能用来分析射线的性质

  解析:选ABC 气泡室探测射线原理与云室探测射线原理类似,不同的是气泡室中是在射线经过时产生气泡来显示射线径迹的,故选项A正确;由气泡室内径迹中气泡的多少及径迹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等,可分析射线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况,故选项B正确;盖革-米勒计数器利用射线电离作用,产生电脉冲进而计数,所以选项C正确;由于对于不同射线产生的脉冲现象相同,因此计数器只能用来计数,不能分析射线的性质,所以选项D错误。

  3.如图19­3­1是科学史上一张著名的实验照片,显示一个带电粒子在云室中穿过某种金属板运动的径迹,云室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照片向里。云室中横放的金属板对粒子的运动起阻碍作用。分析此径迹可知粒子(  )

  

  图19­3­1

  A.带正电,由下向上运动

  B.带正电,由上向下运动

  C.带负电,由上向下运动

  D.带负电,由下向上运动

解析:选A 由题图可以看出粒子在金属板上方的轨道半径比在金属板下方时小,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公式R=可知粒子在金属板上方运动的速率小,所以粒子由下往上运动,B、C错误;磁场方向垂直照片向里,结合粒子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