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 3.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作业第1页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把德国推向了绝境,魏玛共和国无能为力。国际社会也没有救助,谁能拯救德国,谁就会成为大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独裁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先天不足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独裁,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讽刺吗?

--摘编自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1951年9月27日,德国总理阿登纳表示:"纳粹的罪行是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的,因此德国人要把道德上和物质上的赔偿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1952年,德以两国签订《卢森堡条约》,创下战败国主动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先例。据统计,到2000年为止,被害犹太人群体获得的赔偿超过1 500亿马克,1970年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是如何反思战争的。

参考答案(1)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不满情绪;经济危机的冲击;纳粹党的欺骗宣传;魏玛共和国民主制的缺陷。

  (2)惩处纳粹战犯;经济上进行赔偿,政治上真诚道歉,实现和解;确立避免战争实现长久和平的机制。

2.导学号885940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年,日本丝价平均每捆1 350日元,1930年3月跌至1 058日元,9月跌至500日元。其他商品价格也纷纷下跌。1931年,失业人数达到413 000人,1932年达到489 000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日本出现了一大批与军事密切相关的新财阀。他们依靠国家政权、专业银行和军事部门的支持,采用新技术,发展与军事和殖民扩张有关的新兴工业。1931年12月,每100日元合约49美元,1933年5月,仅值约23美元。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随之下降。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从11.5亿日元增至21.75亿日元。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外国人113万中,日本人占23万;进出口总值4.62亿海关两之中,日本占49%;外国投资20.63亿日元中,日本占73%,约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1936年,日本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同年,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剑指苏联和各国民主革命运动,并同英法美等国展开争夺势力范围、瓜分世界的斗争。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做的准备。

思路解析第(1)问,国内环境主要包括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商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增多;根据材料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突飞猛进,日本出现了一大批与军事密切相关的新财阀",得出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与军事关系密切的新财阀。国外环境根据材料中"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剑指苏联和各国民主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