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天津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天津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

高二历史

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这一学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

B. 其学说最符合当时的时代趋势

C. 其经济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该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蔚然大宗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可知这一学派反对贵族特权,要求实行严刑峻法;根据"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知这一学派主张重农抑商和思想专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符合这一描述的学派应该是法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诉求的是墨家,故排除A项;法家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时代趋势,故选B项;法家主张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C项;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尚未成为蔚然大宗,故排除D项。

2.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思想来源始于

A. 秦始皇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程颐程颢的"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D. 朱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