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地理新课标导学人教区域地理全国通用版检测: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6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版地理新课标导学人教区域地理全国通用版检测: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6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第三篇 第四单元 第6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18·云南高三统测)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轮廓图及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秸秆主要来自( C )

  A.小麦、大豆      B.水稻、大豆

  C.玉米、水稻 D.玉米、甜菜

  2.该地区秸秆还田的合理方式是( B )

  A.建沼气池,沼渣还田 B.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

  C.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 D.机械粉碎或堆沤后还田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状况,难度中等。秸秆产量往往于籽实产量相关。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中,玉米产量最大,且属于高秆作物,因而秸秆产量最大,排除A、B项;甜菜地上部分为基生叶(地下茎上直接长出叶片,类似于白萝卜的叶片)、干燥后重量轻,而水稻有直立秸秆,且水稻是东北地区产量第二的农作物,因此排除D项,正确答为C。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难度中等。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沼气池产气时间短,而且东北秸秆产量大,因此采用产沼气后沼渣还田的方法不现实,A项错误;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既使秸秆产生了经济效益,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B项正确;秸秆焚烧后由有机肥变成无机肥,肥效下降,且焚烧时产生的烟雾严重污染环境,C项错误;机械粉碎或堆沤后还田,不仅没有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增加了秸秆处置成本,D项错误。

(2018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