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说:"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反映了

A. 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B. 国家政治体制尚未健全

C.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D. "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可知诸侯在地方治民,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天子和诸侯权力的问题,诸侯崛起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已经是奴隶社会的末期,"体制尚未健全"不符合史实,排除B;春秋时期是分封制的崩溃时期,"家国一体"不符合史实,排除D。

2.何尊是西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其内底的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据此可知

A. 中国人的世界观已形成

B. 西周初年的疆域东至洛邑

C. "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

D. 考古与文献必须互为印证

【答案】C

【解析】

"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等字眼意在强调材料意在反映"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尚未形成,西周初年的疆域并未东至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