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
山西省长子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第1页

长子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冯晓飞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60分)

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 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  )

A.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 B. 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3.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4. 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不堪一击。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崩溃。"这里评述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6.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同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7.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

A.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8. 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

A. 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 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

C. 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 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

9.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旨在解决(  )

A.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B.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C. 王国内部的权力之争 D. 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