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B 单元质量评估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B 单元质量评估第1页

  单元质量评估(六)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B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1."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下列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解析:D D项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2.蒙古族的马头琴,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献哈达仪式,维吾尔族的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  )

  ①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②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 ③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解析:A 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都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故选A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排除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舍去④。

  3."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这体现的《文化生活》中涉及的道理是(  )

  A.人们的意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D.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解析:D 题干材料说明了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4.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一种方式。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A.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