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3 第十章 1-2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3-3 第十章 1-2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作业第1页

  第十章 1-2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A组 素养达标]

  1.下列有关焦耳及焦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焦耳是法国物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焦耳定律及热功当量

  B.焦耳实验用到的容器可以用普通玻璃杯代替

  C.焦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容器中的水

  D.焦耳实验中要使容器及其中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实验中悬挂重物的质量、下落的高度可以不相同,但做功必须相同

  解析: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A错;焦耳实验的要求是绝热系统,普通玻璃杯达不到绝热要求,B错;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容器及其中的水组成的系统,C错;要使同一些水及容器升高相同的温度即内能增加相同,必须做功相同,D对.

  答案:D

  2.(多选)如图所示,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团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很快地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气体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  )

  

  A.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温度

  C.做功一定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

  D.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析:迅速向下压活塞,实际上是对玻璃气筒内的气体做功,由于是迅速向下压筒内的气体,做功时间极短,因此实验过程可认为是绝热过程(即Q=0).乙醚达到燃点而燃烧表明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D正确.

  答案:BD

  3.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

  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

  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

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