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十一课 第1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作业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第十一课  第1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作业第1页

11.1面对经济全球化 课后作业

一、 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雪碧"饮料瓶上印有以下文字:由"雪碧"及"SPRITE"商标持有人可口可乐公司授权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灌装及在指定区域内销售。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的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④金融全球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李克强总理在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离群索居,很难找到现代"鲁宾逊"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B.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C.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 D.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3.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区域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一体化将促进区域货币的进一步融合,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能够

A.推动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 B.促进了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导致了区域内各个国家税收的大量减少

4.截至2013年8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32家、投资性公司277家、研发中心361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A.是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复杂化的表现 B.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C.是各国经济建设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表现 D.是国际垄断资本形成的标志

5.目前,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方兴未艾。跨国公司奔赴全球,寻找"最有利的生产条件,最有利的销售市场",其目的是为了

A.促进国际分工 B.推动经济全球化 C.合理配置资源 D.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6.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目前,已有97个世贸组织成员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以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来压制中国,这一情况表明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的经济不稳定

C.经济全球化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 D.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8.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①→②→③)如图所示。该图所揭示的经济现象

A.表明发达国家非法转移环境成本

B.表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水平持续提高

C.是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引起的

D.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9.2014年上半年,美联储最有可能开始减少美国国债券的购买,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恢复,其需要1到2年时间完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后果,对于那些没有国际货币发行权而且宏观基本面不佳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其影响将是灾难性的。材料中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的影响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