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甘肃省民乐一中、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2月)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甘肃省民乐一中、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12月)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民乐一中、张掖二中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

(2018.12.04)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 鼓励婚姻自由

B. 加强基层控制

C. 促进人口增长

D. 实行重农抑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国家就专门设置管理婚姻大事的官职,并有了关于结婚年龄的最晚规定,结合所学可知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婚姻的年龄,而不是鼓励婚姻自由,故A项错误。基层控制在材料中没体现,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在战国时期实行,故D项错误。

【点睛】古代政府督促婚配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薄弱,平均寿命短,需要大量人丁维持国家经济命脉和运作。古代统治者大多觉得人口数量就是衡量国家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奉行鼓励婚配和生育的国策。

2.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

B. 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C. 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