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作业第1页

课时训练5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选择题

1.下面是1840~1886 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  )

年份 1840 1843 1860 1870 1886 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 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优势

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加强,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

答案:B

解析: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只反映了现象,没有反映其本质,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中国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结合1840~1886年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优势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2.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中记载: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不是在上海,也不是在广东,而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B.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

C.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江浙和广东是中国两大产丝区,但是生丝的市场价格......是在纽约和里昂决定的",这说明这时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3.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说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故选C项。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的标志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排除A项;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刚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B项;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是被迫开放的,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