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①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今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②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③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④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⑤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