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共100分。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否则均不得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环境压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北人口向山东省迁入,山东会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促进思想和文化的对外交流,为山东提供大量劳动力,但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也会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加剧山东地区环境压力,①②③正确;④是对迁出地东北地区的影响。故选C。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 B.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C. 我国人口约为14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 我国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

3.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

A. 科技发展水平 B. 对外开放水平

C. 资源 D.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