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作业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作业第1页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Cl2具有漂白性

B. 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反应生成FeCl3

C. 利用溴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

D. 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避免污染

2.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与O2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 少量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C. 金属钠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D. 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它能从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钠后面的金属

3.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将钠保存在水中

C. 氯气能溶于水 D. 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察现象

4.将一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 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 钠在煤油中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 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

5.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的电阻愈大,它的电导愈小).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的含量,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测定低浓度范围内H2S的含量,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的情况下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

A. Na2S溶液 B. HI溶液 C. NaOH溶液 D. H2O

6.下列物质中,不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

A. 活性炭 B. 氯气 C. 次氯酸溶液 D. 二氧化碳

7.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 Na B. NaCl C. NaOH D. Na2O

8.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产物不可能是( )

A. Na2O2 B. NaOH C. Na2CO3•10H2O D. Na2CO3

9.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