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该观点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答案】D

【解析】

题干意思是说上天通过君主把百姓改向善,属于君权神授思想,是西汉时期董仲舒为了神话儒学提出思想,故D项正确;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B和C错误。

2.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朱熹认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